最近特朗普一边对着俄罗斯喊打喊杀,一边又跟咱们中国在技术上松了点口子,不少人觉得“春天来了”。但我跟你说,这事儿透着邪乎——美国人的算盘,从来没这么简单过。所谓的“技术缓和”,更像是裹着糖衣的炮弹,拆开来看,全是冲着咱们软肋来的杀招。 第一重杀招:“拉中打俄”的缓兵之计,真当咱是傻子? 特朗普这阵子对俄制裁快把自己玩脱了——欧洲盟友怨声载道,美国国内能源价格飙升,军工复合体虽然赚得盆满钵满,但架不住俄罗斯用石油卢布反将一军。这时候突然对中国放软身段,说要放宽部分芯片设备出口,允许特斯拉、高通这些企业跟咱们深化合作,你信吗? 说白了,这就是想让咱们别在俄乌问题上“帮腔”俄罗斯,最好能在能源、贸易上给美国递个台阶。但你看看他放的都是啥:汽车芯片、消费电子零部件这些中低端技术,真正卡脖子的高端光刻机、AI算法核心代码,半毛钱没松。就像给饿汉扔块面包,却把菜刀藏得更紧了。 案例:去年美国刚制裁完华为,转头就允许英特尔给华为供应4G芯片——不是良心发现,是4G技术早就不赚钱了,赚你的钱还能让你没法突破5G,这账算得比谁都精。 小结:特朗普的“缓和”,本质是想稳住中国,集中火力收拾俄罗斯。等他腾出手来,这颗“糖”分分钟能变成“枪子儿”。 第二重杀招:“温水煮青蛙”的技术陷阱,想把咱锁死在产业链中游? 这阵子国内新能源车企欢呼雀跃,说美国放宽了电池原材料进口限制。但你细想:锂矿、钴矿这些咱们本来就不缺,美国放开的是加工环节——让咱们把原材料粗加工成电池芯,再高价买回去做成电动车,他们赚走品牌和技术的大头,咱赚点辛苦钱。 更狠的是,美国对咱们开放的技术,全是“即将过时”的。比如允许共享5G基站设计图纸,但这是2019年的版本,现在人家都在搞6G了。这种“选择性开放”,就像给你一把生锈的刀,让你觉得自己有武器,实际上早就被远远甩在身后。 设问:为啥美国敢放开这些技术?因为他们算准了,咱们企业尝到甜头后,自主研发的动力会下降。当年咱们的光伏产业就是例子,依赖进口设备导致核心技术卡脖子,差点被整垮。 小结:美国不是在“让利”,是在给咱们画个圈,让中国永远当“世界工厂”,而不是“创新中心”。
第三重杀招:“舆论分化”的心理战,想让咱们内部吵起来? 最近美国媒体突然少了很多“中国威胁论”,转而报道“中美技术合作造福世界”。这背后是想制造一种错觉:“看,只要跟美国合作,日子就能好过,搞自主研发纯属浪费钱。” 结果呢?国内果然有人开始争论:“既然能买到,何必费劲搞研发?”“芯片自主化太烧钱,不如进口划算。”这种争论恰恰中了美国的圈套——他们最怕的就是中国上下一心搞突破,最想看到的就是咱们自己松劲。 对比:当年日本半导体差点超过美国,美国一边搞技术封锁,一边放出“合作共赢”的烟幕弹,等日本放松警惕,反手就是反垄断调查,直接把日本芯片产业打回原形。 小结:特朗普的舆论战比技术封锁更阴,他不是要打败咱们,是要让咱们自己“缴械投降”。
结论:别被“缓和”迷了眼,真刀真枪的较量才刚开始 特朗普的技术缓和,本质是“以退为进”的阳谋:用小恩小惠稳住咱们,用选择性开放拖慢咱们的自主节奏,用舆论战瓦解咱们的斗志。说到底,美国从来没放弃过“遏制中国崛起”的核心目标,只是换了种更隐蔽的打法。 咱们该怎么办?看看华为就知道了——被制裁反而逼出了鸿蒙系统和麒麟芯片。越是这种时候,越要攥紧拳头搞自主研发,别被眼前的“糖衣”骗了。 互动问题: 1.你觉得美国这次技术缓和,最想从中国这里得到什么? 2.咱们该不该接受这种“有限度的开放”?为什么? 3.对咱们普通人来说,该怎么看待这种国际技术博弈?
道正网配资-道正网配资官网-散户股票配资-配资查询114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