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网记者 李文静 青岛报道
为精准掌握企业需求,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畅通企业诉求渠道,建立健全服务企业交流机制,深入开展走访调研,常态化组织产业供需对接活动,以“有解思维”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,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。上半年,青岛市累计走访规上工业企业和重点中小企业486家次,其中工业大户实现走访全覆盖,解决企业问题342项。
一是建立健全联系服务企业机制,帮助企业解决难题。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和工业运行监测服务,建立健全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“三个机制”。建立市区包联服务规上工业企业机制,服务专员和联络员开展常态化上门联系服务。完善重点工业企业联系服务机制,建立支撑强、生产经营出现较大波动的重点企业联系服务名单,“一对一”做好对接服务。落实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,加强一线调研,畅通企业问题收集渠道,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。
二是开展产业发展交流对接活动,助力企业链接资源。聚焦产业配套、涉企政策、营商环境等企业关切开展交流活动,共组织智能装备、人工智能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专题会议42次、专题调研8次、讲座培训9次。围绕重点产业和细分赛道,组织开展“链万企”供需对接活动17场次,参与企业1000余家、服务机构90余家,达成合作意向52个。其中,针对某轮胎企业提出的轮胎内部无损高效检测的需求,通过平台资源匹配和线下专场对接,促成青岛1家科技公司与其达成合作意向,计划3—6个月推出新型检测设备。
三是搭建服务企业交流培训平台,提升企业管理能力。聚焦弘扬企业家精神,搭建企业交流平台,让企业和企业家成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“主角”。联合媒体推出“工赋青岛”“企业家说”“钰艨看青岛制造”等融媒体栏目11期。为帮助企业提升战略管理和国际化经营水平,联合青岛市企业联合会、哈尔滨工业大学、青岛大学举办“企业家大讲堂”“管理提升企业行”等培训交流活动,140多名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参加。组织20多名重点企业负责人和民企新一代接班人,赴杭州、北京、合肥等地参加山东省中青年企业家培训班。
四是完善服务企业问卷调查制度,研判行业运行态势。完善工业企业运行问卷调查制度,将季度调查调整为月度调查。调度各区市继续组织不同行业的规上工业企业,加入统计名录抽样库,不断提升问卷调查科学性、准确性。上半年,共组织开展月度问卷调查6次,参与调查企业3300家(次)。根据问卷调查情况分析研判相关行业领域运行态势,深入开展苗头性、倾向性、潜在性问题研究,及时提出针对性工作建议,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。
下一步,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定期深入企业一线开展调研,组织召开协会、企业参与的各种形式的工作座谈会、供需对接会,务实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。优化“工赋青岛”“企业家说”“钰艨看青岛制造”等融媒体宣传栏目,大力宣传企业和企业家创业创新经验做法和先进事迹。搭建企业交流平台,持续开展“企业家大讲堂”、协会沙龙等培训交流活动。
道正网配资-道正网配资官网-散户股票配资-配资查询114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